《黑神话:悟空》里的回血道具为何是酒?

彪子
2024-08-23

点进来之前,我就知道你要问什么:


已买,已玩,已贡献了八颗猴头给虎先锋下酒了…


1.jpg


说到下酒,在《黑神话:悟空》里,上至大boss,下至小吗喽,基本上是“人”均酒鬼。


2.png

图片来源:游戏科学


主角“天命人”的补血道具,也是装在葫芦里的酒,而且游戏中收集到的物品还可以“泡酒”,从而使主角获得其他加成。


换句话说,只要还剩最后一口酒,你的吗喽就能再战三百回合。


3.jpg

《黑神话:悟空》中的椰子酒


这看上去好像和原著《西游记》的佛教文化内核有些冲突,因为在普罗大众的印象里,持戒僧人是不许饮酒的。


4.jpg

86版《西游记》中的悟空与唐僧


在义净(与玄奘齐名的唐代高僧)翻译的佛教经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中,曾说“凡是诸酒,不应自饮,亦不与人”,意思不仅不能自己喝,买卖、赠予酒,也是违反戒律的。


5.jpg

义净法师画像


但是佛教毕竟是舶来宗教,在本地化的过程中,难免会被善于变通的中国信众做些“魔改”。


就说喝酒这件事,其实唐宋以后,僧人饮酒蔚然成风,为规避破戒之嫌,和尚们一拍脑袋造出一个新名词“般若汤”,用来作为酒的隐语。


6.png

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僧文荤食名》

7.png


所以成书于明代,设定在唐朝的《西游记》里,无论是神佛还是妖魔,嗜好饮酒者众,这个不奇怪。


8.jpg

86版《西游记》剧照


再说回《黑神话:悟空》,“椰子酒”回血的这个设计,估计制作组也是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提出的,毕竟无论是在吴承恩的小说文本中,还是在86版西游记的影视呈现上,齐天大圣孙悟空,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蒙子”。


9.png

86版《西游记》剧照


早在孙悟空还在花果山当他的“美猴王”时,便已珍馐美酒不离口,带领他的猴子猴孙们整日欢饮达旦,其乐融融。


10.png

胡桃银杏可传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满盘盛,橘蔗柑橙盈案摆。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人间纵有珍馐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西游记》第一回

11.png


都说酒喝多了坏事儿,就连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也不例外,这位美猴王喝多了酒,下闯地府改生死簿,上闹天宫偷仙蟠桃,可谓是把天上地下,搅了个一团糟。


酒后闹事在今天当然不可取,但是对于这位放荡不羁的齐天大圣来说,酒就是他快意猴生的最好佐料,就算天兵天将打到了家门口,你孙爷爷也得把面前这碗酒给享用完先:


12.png

那小妖慌忙传入道:‘大圣,祸事了,祸事了!外面有九个凶神,口称上界差来的天神,收降大圣。’那大圣正与七十二洞妖王,并四健将分饮仙酒,一闻此报,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西游记》第五回

13.png


如此嗜酒如命,酒后还爱四处“惹事生非”,是不是说明齐天大圣的酒量欠佳呢?


别忘了这猴子可是“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化作,自然不是什么肉体凡胎,酒量当然不是寻常生灵可以与之相较的。


14.png

86版《西游记》剧照


就算受戒皈依,成为了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他也只是略加收敛,但开心时偶尔还是会畅饮一场,比如朱紫国国王为感谢悟空治病之恩,给了他一大杯好酒,他两口就给干掉了:


15.png

行者闻得此言,满心喜悦,将那巨觥之酒,两口吞之,笑问国王曰:‘陛下原来是这等惊忧!’


——《西游记》第六十九回

16.png


这“巨觥”,就是古代豪士宴请宾客时,用的特大号酒杯。


当然孙悟空用的那只酒杯有多大,作者吴承恩也没有细说,但既然用“巨”字形容,估计也是以斤论计。


17.png

商周时期的青铜觥


喝酒归喝酒,捉妖除魔的事儿可没耽误,酒过三巡的孙悟空还想出了偷天换日的计谋,将妖怪的金铃掉了包,这才救出了朱紫国的王后,由此可见酒量不差


18.png

86版《西游记》剧照


但蹊跷的是,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可是一直被观音菩萨和他的师傅唐僧紧紧盯着的,如此狂饮,菩萨和师父却并没有一起念紧箍咒,治他个破戒之罪。


这是因为,在《西游记》原著的世界观里,是有“素酒”与“荤酒”之分的:


所谓素酒,便是没有经过蒸馏的低度酒,不易使人喝醉,因此出家人饮之也不算破戒;而荤酒,则是蒸馏过的高度酒,喝了会使人心智迷乱,为佛门所禁止。


19.png

《黑神话:悟空》游戏截图


酒的荤素之分,在《水浒传》中也有提及,故此应该不是吴承恩杜撰的说法,应该也和上文提及的情况一样,也是当时出家人为享觥筹之乐而造出来的“隐语”。


喝的既是素酒,那么孙悟空当然也就不必受紧箍咒之苦了,况且就连他的师父唐僧,平日里也喜欢“喝两杯”。


20.png

‘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孙大圣,他却变得轻巧,在耳根后,若象一个耳报,但他说话,惟三藏听见,别人不闻。他知师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锺。


——《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21.png


这回是偷吃如来香花宝烛的金鼻白毛老鼠精盯上了唐僧,想跟他欢好,修成太乙金仙,见唐僧不从,便想用酒把他灌醉。


22.png

86版《西游记》剧照


从师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经的结局来看,老鼠精端来的应该是低度“素酒”,所以唐僧也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永堕轮回之苦”,可见它虽然是妖,但也还是尊重唐僧的出家人身份,算是个有情义的。


既然“素酒”是低度粗酿,不易使人酒醉,那酒量不差的孙悟空,何至于三番五次喝个烂醉呢?


我这里做出一个合理的推测:


无论是闹天宫、闯地府,抑或是在青狮精肚子里“发酒疯”,也许都是孙悟空自己的一厢情愿,怪不得酒;而之所以要写悟空“醉酒”,或许只是吴承恩给了这泼猴一个反抗强权、斩妖除魔的理由而已。


23.png

《黑神话:悟空》游戏截图


这样来看,即使在五百年后,孙悟空的角色设定仍然具有现代性:


没有前世的缘起,也没有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它由天地之间的仙石幻化,一身本领全靠修行,是宇宙创造出来用于观察自身的“客体”。


24.png

《黑神话:悟空》游戏截图


所以,孙悟空既非超自然的“神”,又非动物性的“兽”,是拥有真正自我意识的,最接近于“人”的存在,体现出了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很多学者主张“人文主义”的起源在西方,也许不假,但14世纪人类对自身的观察,也许在冥冥之中达成了某种共识。


酒之于孙悟空,犹如火炬之于自由女神,表面看是酩酊大醉、放浪形骸;内里其实是自我觉醒,直面天命。


25.png

《黑神话:悟空》游戏截图


由此观之,《黑神话:悟空》里,天命人喝下的每一口椰子酒,不仅只是补足血条的道具,更是对角色逐渐觉醒的一个巧妙隐喻。


游戏中,曾有一喟然长叹:天上宫阙,回不去喽,一醉解千愁!


既然天命不顾,不如踏上修行之旅,历经八十一难,打破轮回,方能放下所有执念,达到空无的境界,是为“悟空”法号之真义。


26.jpg

《黑神话:悟空》游戏截图


文章来源:啃老师陪你喝一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