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若莱误会大了?

林裕森
2017-11-17

      博若莱北部因为有更适合种植佳美葡萄的火成岩山坡,是博若莱的精华区所在。(摄影者.林裕森)

(注:为了方便阅读,原文繁体字已转化为简体字,原文中的“薄酒莱”更换为“博若莱”。)   

      探究葡萄酒的20多年生涯中,博若莱(Beaujolais)让我看见最多葡萄酒界一直误用的迷思,也发现一处因误解而得以存在的美酒天堂。

      最被熟知,也最被误解的葡萄酒博若莱,是以佳美(Gamay)葡萄酿成的红酒。这个位在法国中部布根地南边的产区,因生产赶在每年11月第3个星期4就装瓶上市的新酒而闻名,但高知名度换来的,却是难以翻转的偏见与误解。其实,博若莱的真实面貌跟大部分人想的并不一样。在葡萄酒专家与大部分酒迷都还未醒转之前,博若莱是葡萄酒世界中最被低估的精彩产区之一,也仍是一个还没有被精品化操弄所污染的美酒天堂,此时不喝,更待何时?


博若莱等于「新酒」?

      大部分的人听过和喝过的博若莱,大多是称为「Nouveau」或「Primeur」的新酒,甚至以为只有博若莱才有生产。但其实,法国的法定产区都以每年11月第3个星期4做为当年新产葡萄酒的上市期限;颇多产区如隆河丘(Côtes du Rhône)或土伦区(Touraine)也都产新酒,甚至连布根地的马贡区(Mâcon)也产白酒新酒。

      只是博若莱新酒实在太知名!在法国以外地方完全独占了新酒的印象。事实上,新酒只占博若莱1/3的产量而已,占比虽高,仍有近7成的红酒是正常酿造,经较长时间熟成培养的非新酒,在酿法与风味上都跟新酒不同,更值得认识和品尝,且因少了空运费用,酒价甚至常比新酒还低。

      在博若莱12个法定产区中,有10个是完全不产新酒的产区!这些依据葡萄园的自然条件和酒的风格划分出来的「Cru du Beaujolais」,属于村庄级产区,是博若莱最精华区,列级的6,000公顷葡萄园不仅不须在标签上标示Beaujolais,也不允许酿造新酒。不幸的是,这些最珍贵精彩的博若莱,却被新酒的高知名度遮掩,反而较不知名,难以平反对博若莱的误解。


要趁新鲜喝,不宜陈年?

      博若莱以新酒闻名除了源自营销巧思,并非全出于偶然;这里产的红酒在新酿成时就非常柔和可口,没有太多坚硬涩味,且常有奔放的新鲜花果香气,是最适合年轻早饮的红酒。即使是正常酿造的博若莱,上市后马上就可开瓶享用,跟常须超过10年瓶中熟成的顶级波尔多或布根地葡萄酒很不一样。

      佳美是博若莱红酒唯一采用的葡萄品种。相较于卡本内—苏维浓(Cabernet Sauvignon)、希哈(Syrah)或甚至黑皮诺(Pinot Noir)等国际名种,佳美的皮较薄,且果粒较大,比较多汁,单宁却较少,酿成的红酒不会太涩,口感柔和清淡,加上果味丰沛,很适合早喝。只是,年轻时即适饮的葡萄酒常会被认为不适合久存,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虽然单宁具有抗氧化的功能,但并不是唯一可以让葡萄酒耐久的原因。例如白葡萄酒中几乎没有单宁,但却有许多白酒比顶级波尔多还耐放。

      虽然跟教科书上的不一样,但最近几年喝过数十款1950到1980年代间的博若莱老酒,与难以数尽十年以上的熟年酒,美味的程度让我不得不改变想法。陈年后的佳美不只很像成熟的布根地红酒,有些甚至比同年的黑皮诺还要新鲜年轻,保有果香与活泼的酸味。重新反省对葡萄酒耐久潜力的迷思,是我从博若莱学到的最珍贵课题。适合早喝的葡萄酒也能很耐久,博若莱是最好的明证。

      许多年轻时口感硬涩难以入口的葡萄酒,庄主都会以还未成熟,须再等才能变好来解释。有些确实如此,但有时只是借口跟托词。可以耐久不坏跟变得更美味优雅是两件不一样的事,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博若莱无须痛苦的手段就能有美好的目的,其实更接近我心中的完美葡萄酒。


价格不高,代表质量普通?

      自1970年代以来,博若莱新酒的流行加深了博若莱的误解,在风潮消退之后,也带来了经济危机。长年萧条的酒业因葡萄园的价格低迷,意外吸引许多前来开创梦想的年轻酿酒师,以及南下开疆辟土的布根地酒庄和酒商,当地原已蓬勃的自然派,在新一代年轻葡萄农间开枝散叶,过去数年间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兴运动,孕育出现今法国酒业最旺盛的活力。或老牌历史名庄如Ch. Thivin,或大师级酒庄如Marcel Lapierre,或布根地酒商成功抢滩如Ch. des Jacques,或年轻新锐Domaine Tillardon,或筑梦成功的Domaine Les Capréoles,这许许多多快速扩增的菁英酒庄群,让博若莱酒业前所未有的多样与精彩。

      却因是博若莱,即使酿成世界级的伟大珍酿,酒价总是被低估!如博若莱最昂价的酒款Jean-Foillard的Cuvée 3.14,在当地每瓶常仅及60欧元,或如Domaine Chignard酒庄风格有如Chambolle-Musigny般优雅精致的Les Moriers却很少能卖超过20欧元,这是现在顶级博若莱的价格门坎。最顶级酒况且如此,其他的酒常只能求不要赔本!因为当地葡萄园大多仍采用传统引枝种法,以高密度种植,很难机械化,仰赖人工耕作与采收,产制成本相当高。这是一个对博若莱葡萄农最艰辛的年代,却也是喝博若莱的最美好年代,酒迷能尽情挑选酒款,完全不会像布根地、香槟或波尔多葡萄酒,容易受有限预算所苦。

      这点其实非常重要,让博若莱在台湾能化为日常就可来上一杯的美味饮料。经常同桌共食的台湾餐桌上,配菜广度几乎没有死角的博若莱是完美佐餐酒,特别因它是可冰凉着喝的红酒,更成为这个亚热带岛屿上最接地气的饮料。如果要我选台湾的国民葡萄酒,没有太多犹豫,不是黑后也不是金香,唯有博若莱。

2017-11-17 台湾《商业周刊》   【文●林裕森】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