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的具体细则以及对葡萄酒行业带来的影响备受行业关注。(图源:iStock)
随着新一轮消费税改革的讨论,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可能会变得更加昂贵,在葡萄酒进口和消费双双萎缩之际,这给葡萄酒商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7月3日,中国官媒新华财经客户端、澎湃新闻相继发布消费税改革的新闻。文章指出,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近日提出将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而早在今年3月公开的一份政府预算报告,也提到将“推动消费税改革”。
新华财经客户端的文章指出,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设置、把生产环节征收调整为零售环节征收是下一步的主要方向。
目前尚不清楚该提议是否会被采纳,也不清楚时间进程,但据高盛集团的消息,在7月15日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有关消费税的讨论加剧了。而三中全会通常会确定长期经济政策的方向。
从进口端后移至零售端
一名在麦德龙选购葡萄酒的消费者(图源:麦德龙)
进口葡萄酒的消费税率为10%。按照现行政策,消费税是在进口商将产品清关时由进口商连同关税、增值税一并缴纳。若未来消费税后移,则可能由零售商或消费者缴纳。这意味着进口商将不必再承担这部分费用。
在中国北方最大口岸天津做葡萄酒进口生意的欢乐颂(天津)葡萄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辉指出:现在葡萄酒产品缴纳消费税的环节,实际上并没发生消费,我放在仓库里还没出售的葡萄酒却已经缴纳了消费税,这是不合理的。后移则是与国际接轨。
但值得关注的是,消费税后移之后,税基将由到岸价改为零售价,经销环节的成本与利润也因此被纳入了税基范围。若税率不变,税收会相应增多,从而会变相提升产品价格。
如何计算?
以一瓶到岸价为100元人民币的葡萄酒为例,按现行法规在叠加14%的关税后,需征收的消费税为12.66元人民币。当消费税的税基改为零售价后,进口商把这瓶不含消费税的酒加上成本与利润,以140元批发给经销商,经销商再以280元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则需支付31.11元人民币。比现行规则多出18.45元。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述操作可能带来年化千亿的税收收入增长,部分商品或需通过降价压缩利润的方式以维护销售和市场占有率。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消费税贡献了1.6万亿元人民币的收入,酒类占所有消费税的5%。
对此,深圳龙一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泽林表示:如果消费税按零售价收取,那就意味着产品的成本会提升,消费者要多付钱,这对零售业没什么好处。如果税基不变,只是单纯把这部分税后移给零售商去缴纳,则没有影响。因此还要看操作细则。
深圳市翱丰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晟指出:倘若税基改为零售价,那么征税基数肯定要被放大,但需关注消费税比例会否变化。
消费税率变化并非不可能,新华财经客户端与澎湃新闻都提到涉及调整与优化税率设置。具体如何优化,还需拭目以待。
跨境电商与免税店成赢家
位于海南的免税商店
消费者的改革,目前来看已经有了赢家,按照万晟的说法,消费税若后移至零售端,跨境电商则会蓬勃发展。
“若税基改为零售价,跨境电商的优势将进一步突出。因为跨境电商的消费税本就基于零售价,跨境电商的零售价越高,缴纳的消费税就会越多,相对一般贸易的优势就越小。而如果统一都按零售价算消费税,那么跨境的优势会进一步扩大。”万晟说。
跨境电商,指消费者通过电商在海外或保税区购买商品。政策规定,消费者每年通过这种方式购买一定限额(单次交易限值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26000元)的商品,可享受免征关税,增值税与消费税7折的优惠。但是以零售价为税基。
有意思的是,在7月3日消息放出的当日,销售免税商品与跨境电商商品的中国中免A股放量五倍以上涨停,港股一度大涨超16%。7月5日上午,中国中免港股再涨超5%,分析人士也指出上涨原因与消费税改革有关——如不考虑税率变化,免税与含税之间价差拉大,免税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会更强。
需要关注的是,中国的葡萄酒进口大部分还是通过一般贸易的形式,而非跨境贸易与免税店销售。因此,消费税的改革虽说对进口商有所减负,但若税基改变、税率不变,在葡萄酒进口与葡萄酒消费都很低迷的大背景之下,新政很可能进一步打击从业者与消费者的积极性,压缩葡萄酒行业的生存空间。
文章来源:悦聊酒VinoJo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