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礼貌的领土之争,“武器”竟然是威士忌?

2022-03-14

最近国际形势有些动荡,相信包括我在内的普通人看到新闻内心都会有一些波动,同时也更加珍惜我们身处之地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纵观人类历史,感觉冲突矛盾屡见不鲜,大事小事都能引起一场风波,一旦解决不好就容易翻车,而且埋下隐患、后患无穷。


当然,孟子很早就说过: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如果能兵不血刃解决问题,那肯定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说起来,在世界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场以酒为武器的“最礼貌的领土之争”,没有硝烟,更没有制裁;虽然兵戎不相见,却互不退让三十多年。


“为国出征”的

加拿大威士忌与丹麦国酒


你听说过汉斯(Hans)岛吗?


没听说过,那就对了——因为它不过是纳雷斯海峡上一块半平方英里(约合1.3平方公里)的巨大岩石,称其为岛屿都有一点点勉强。


1.png


汉斯岛是古代因纽特人狩猎场的一部分,但直到 19 世纪才引起欧美的注意,根据 WorldAtlas 的说法,它以格陵兰探险家汉斯-亨德里克(Hans Hendrick)的名字命名。


2.jpg


它所在的纳雷斯海峡是一条 22 英里宽的水道,将加拿大最北部的土地、埃尔斯米尔岛和丹麦自治领土格陵兰岛分开,换句话说就是正好位于加拿大和丹麦领土中间。


3.jpg


根据国际法,各国可以声称距离其海岸 12 海里(22 公里)的领海,由于汉斯岛位于纳雷斯海峡的狭窄部分,因此它都属于加拿大和丹麦的 12 海里区域内。


这个小岛地处偏远又环境恶劣,根本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以至于 1880 年时,英国将剩余的北极地区领土转移到加拿大时,他们所使用的 16 世纪老地图上根本就没有这个小岛的丝毫踪影,所以它的归属权直接被双方无视了。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在 1933 年,一战后成立的“国际常设法庭”(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站在了丹麦的一边,裁定这个岛屿归格林兰岛所有。


4.jpg


然而这个“常设法庭”并没存在多久就被它的继任者,也就是现在的联合国国际法院所取代了,于是这个小岛归谁所有又成了搁置争议问题。


显然,二战及冷战的爆发让加拿大和丹麦都无暇顾及这个小岛,所以即使两国潜意识都认为这岛该归自己所有,也没人来得及就这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最终导致在 1973 年的两国边境谈判时,汉斯岛的去向仍然悬而未决。


根据美国大学冲突与环境清单 (ICE) 2011 年的一份报告,事态就在那时变得严重起来。报告指出,这“在加拿大与丹麦的关系中造成了紧张局势,并引发了有关北极主权的问题”。


这份报告里的所谓“严重事态”呢,其实就是指 1984 年时,加拿大的海军前往岛上插上了加拿大的国旗,还半开玩笑地留下了一瓶“加拿大俱乐部”(Canadian Club)威士忌。


5.jpg


作为威士忌五大产区之一的加拿大,酿造威士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1800 年代,这种烈酒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争议领土上放上一瓶本国佳酿,无疑是戏谑又不失强硬的立场宣告。


虽然无意让事态升级,但是丹麦显然也不想让加拿大空手套白狼,于是一周后,丹麦的格陵兰事务大臣亲自登上了该岛,将枫叶旗换成了红白十字旗,还留下了一张写有“欢迎来到丹麦岛屿”的字条,更是把那瓶加拿大威士忌换成了丹麦军官爱喝的 Schnapps 酒。


这里的 Schnapps,实际上应该是有“丹麦国饮”之称的 Aquavit 酒,因为在英语里,两种酒名有时会相互混淆。它制法类似金酒,也采用中性酒精添加香料的方式制成,但主要采用香菜籽和莳萝籽,有时还会木桶熟成,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受欢迎的传统烈酒。


6.jpg

一瓶典型的 Aquavit

(Schnapps 或 Snaps 在北欧语言中指代一个 Shot 的烈酒,因此容易产生误解。)


丹麦海军内部也有传言说此次“为国出征”的酒不是 Aquavit,而是另一种丹麦苦味酒 Gammel Dansk,由 29 种不同的草药和香料混合而成,年销量在丹麦烈酒市场上排名第二,也是一种独具丹麦特色的酒饮。


7.jpg


总而言之,两个国家都不想放弃该岛的主权,因而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内,一直有两国的官员或军队上岛易帜换酒,周而复始,从未停歇。


因此,这场争端也被称为“烈酒之战”(The War of Spirit)或者是“威士忌之战”(The War of Whisky)


“威士忌应该是关乎友谊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冰盖正在以非常迅速的态势消融,在未来,北极的航线和资源开发都将成为可能,所以不难解释像汉斯岛这样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可言的小岛也引起了两个高纬度国家的争夺,因为这关系到未来北极地区的形势发展。


8.gif


这场“威士忌之战”有的时候也有一些剑拔弩张,比如 2005 年时,除去“加拿大俱乐部”威士忌和国旗,加拿大军队还在汉斯岛上立了一块因纽特人的传统石碑 Inukshuk ,随之国防大臣也亲临岛上,这激发了丹麦人的强烈不满,并向加拿大正式发出了抗议信。


9.jpg

2005 年在汉斯岛升起的加拿大国旗(左)

和 2002 年升起的丹麦国旗


——不过冲突的等级最高也就仅限于此了。


所以这场国际争端现在的作用,更像是给爱喝酒的两国人民提供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也有人连这样的“冷冲突”也接受不了,呼吁结束这场冗长的“威士忌之战”:


就在上个月,来自丹麦的斯陶宁(Stauning)威士忌酒厂,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场名为“威士忌和平”(Whisky Peace)的运动,誓要给这次“战争”画下一个句点。


10.png


起初,酒厂的创始人们觉得这场小摩擦的形式非常有趣,甚至有点可爱;但是等他们知道这次事件被命名为“威士忌战争”时,他们就有点被吓到了,因为“威士忌应该是关乎友谊,或者积极和舒适的场景的,绝不是关乎‘战争’的”。


于是,作为丹麦的九家威士忌酒厂之一,它以威胁在世界威士忌日(5月21日)停产的方式,来敦促政府尽快解决这次争端,并提议将该酒厂用作加拿大和丹麦外交官之间谈判的场所。


11.png


发起这场运动的初衷似乎听起来有点不能让人信服,但是酒厂创始人之一的Alex Munch 有自己的看法:


“当人们无事可争时,一切都是乐趣和游戏。加拿大人和丹麦人是好朋友,所以现在一切都看上去像儿戏。但是,如果未来两国之间存在重大分歧怎么办?这意味着汉斯岛可能成为两国之间不太友好的争论点。


12.png


目前,酒厂的创始人已经被邀请到加拿大驻哥本哈根大使馆,并被告知加拿大政府支持他们提出解决方案的呼吁,并告诉他们两国之间的谈判仍在进行中;但是,他们还没有收到自己政府的回应。


13.jpg


不过,如果这两个发达国家最后真的以类似“坐下来一起喝一杯”的方式和平解决了汉斯岛的问题,对于我们的世界来说,也许是一次非常好的示范——


毕竟没有人会拒绝和平,就像没有人会拒绝一杯香醇的威士忌一样。


文章来源:啃老师陪你喝一杯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