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使用贵腐葡萄酿造的著名甜酒,有何异同,又如何在盲品当中区分它们?
“贵腐”的理想条件
秋季潮润的清晨,配合空气流通、阳光充沛的下午,是令贵腐霉菌(botrytis cinerea)顺利地在葡萄皮上安家,并令果粒平安皱缩的必要条件。
这些“高贵”的霉菌,在葡萄果皮上钻出小孔,令水分蒸发,果粒皱缩,从而造就金黄甜美、能够陈酿数十年的“液体黄金”。
无论是位于波尔多南部的苏玳(Sauternes),还是匈牙利东北部的托卡伊(Tokaj),都拥有贵腐霉生长最为理想的风土。
苏玳位于清凉的西龙河(Ciron)汇入温暖的加龙河(Garonne)的交界处,秋季清晨常有薄雾,有助于贵腐霉感染果粒。同时,温暖、阳光充足的午后则有助于减少湿气,防止贵腐霉“变质”。
同理,托卡伊也是Tisza和Bodrog河的交汇之处,秋季同样雾气蒙蒙,下午则凉风习习,阳光充足,令贵腐霉能够健康成长。
不过,即使局部气候相似,且同样以贵腐葡萄为原料,苏玳贵腐甜酒和托卡伊“阿苏(Aszú)”贵腐甜酒的酿造方法以及使用的葡萄品种,却有显著的差别。
品种的选择
苏玳选用的首要葡萄品种是塞美蓉(Sémillon),因为它果皮薄,容易感染贵腐霉。
塞美蓉能够带来饱满而有质感的酒体,还有蜂蜡、柑橘以及蜂蜜、核果的风味。长相思则是塞美蓉的绝好搭档,酸度清新,能够令甜酒的风味更加爽利。有时,酿酒师还会加一些密斯卡岱(Muscadelle),以增添更多复杂的香氛。
托卡伊产区的主角,却是福尔明(Furmint)葡萄。这是一个颇为万能的品种,从干型到甜型,各种风味的葡萄酒皆可用它酿造。据Decanter中欧及东欧葡萄酒专家,葡萄酒大师Caroline Gilby介绍:“矿物味和清新的高酸度”是福尔明的主要特征。
酿造手法的差异
酿造天然贵腐甜酒,通常需要高度依赖人力——酒农们需要在正合适的时机手工采摘皱缩的果粒(有时需要来回采摘数次),并仔细地筛选,可想而知成本十分昂贵。若遇到气候不合宜的年份,贵腐霉没能顺利到来,或者感染不充分,酒庄甚至可能完全无法酿造贵腐甜酒。
在苏玳,经典的酿造手法是将珍贵的贵腐葡萄小心地压榨出汁,然后经过极其缓慢发酵过程(部分或全部用新橡木桶),直到酒精度达到14%。
而托卡伊阿苏贵腐甜酒,则采用更加古老、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灵活的方法提取贵腐的风味。
“阿苏(Aszú)”这个词在匈牙利语当中,指的是被贵腐霉感染后的干瘪葡萄果粒。当地制作贵腐甜酒的“阿苏法(Aszú method)”的历史可以追溯回1571年。
而那时在法国,用贵腐葡萄酿造甜酒方式,还没有受到法律的认可。
那么,“阿苏法”和苏玳甜酒的酿造方法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
“苏玳使用的是依然有汁水的皱缩果粒,还能够榨出果汁,进行发酵而成。但托卡伊酒农采下的‘阿苏’已经是葡萄干了,就算再怎么压榨,也只能得到一点点粘腻的糖浆。糖度太高,就很难自行发酵了。”Gilby解释道。
图片版权:Wines of Hungary Personally
因此,为了萃取贵腐葡萄的甜度和风味,托卡伊的酿酒师们便将这些阿苏葡萄的甜糊,取适量放入年轻的葡萄酒或者正在发酵的酒浆里面。随后陈酿至少两年。
传统上,当地酿酒师会用一种特殊的篓子,也就是“Puttony(os)”来衡量使用的阿苏葡萄的量。所以托卡伊阿苏甜酒的酒标上会以“5 Puttonyos”,“6 Puttonyos”这样的形式,标注出酒的含糖量高低。
不过,现在的托卡伊酿酒师其实是以酒中的残余糖含量划分糖度等级的。即使酒标还是用“Puttonyos”来标注甜度,却不用再去数阿苏葡萄的篓数了。
如何在盲品中分辨苏玳和托卡伊阿苏?
同样是经典的贵腐风味甜酒,盲品时应当如何分辨二者呢?Decanter顾问总编Stephen Brook提出了他的思路。
图片版权:Decanter
“以往,托卡伊阿苏的各种甜度等级——3,4,5,6 Puttonyos都对于最低的残余糖分、酸度、干浸出物的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现在的托卡伊,酿造规范没有那么严格了,也就令更多风格特色的阿苏甜酒成为了可能。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两个趋势。”
“首先,托卡伊阿苏的甜度比以往更高了。虽然苏玳甜酒的糖度也有所提高,但阿苏的酸度更高,这就带来了不同的个性。此外,以前大多数阿苏甜酒是有明显的氧化风味的,业界还针对阿苏甜酒是否必定会有氧化味展开过争论。但是现在,很少有人会这么认为了。
“简而言之,阿苏甜酒的氧化风味,不一定比一款品质不错的苏玳更明显。尽管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格外活泼的高酸度猜测一款贵腐甜酒是阿苏,但事实是,要在盲品中分辨托卡伊阿苏和苏玳,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文章来源:Decanter醇鉴,作者:Sylvia Wu / 吴嘉溦